引言—名字由来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设立荆州刺史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晋代,荆州治所自永和八年()起定治江陵。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
荆州区今为湖北省荆州市下辖区。
长江图
长江自西向东在荆州穿境而过。
荆州古城
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荆州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公元前-前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
公元前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西汉初年,封临江王于此地。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
荆州城的城郭,在战国末年形成。汉代已有城墙。蜀将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对荆州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重修城墙,淳祐十年(公元年)挖城壕。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荆州城。
元末,朱元璋称吴王时,派员依旧基重建荆州城。明末,张南忠率义军攻占荆州城,将城墙拆毁多半。清顺治三年(公元年),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筑荆州城,并重新命名城门:东门曰寅宾门,东南门(小东门)曰公安门,西门曰安澜门,南门曰南纪门,大北门曰拱极门,小北门曰远安门。
荆州城现存砖城为明末清初建筑。整座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城垣周长10.5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年后,随着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城垣上新开3座三孔城门,原有的6座城门,共有9座城门。砖城内有土筑城墙,与砖城相依,城上可通行。砖城外有外环道与水城环绕。水城俗称护城河。
荆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后一次修复以来,已有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为数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较完好的一座,是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荆州名扬四海。
楚王车马阵
楚王车马阵景区(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距楚纪南城仅26公里,距荆州市区(荆州古城)约35公里。景区占地面积亩,现有车马阵遗址,楚王陵、王后陵复原展示区、殉葬墓展示区,园林及生态农业等景观构成。
楚王车马阵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所见等级最高、规模最大、分布最完整、遗迹最丰富的楚国高等级王陵和车马阵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也是楚纪南城(郢都)大型古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赞其为“北有兵马俑,南有车马阵”,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盛赞其“中国仅有,天下第一”。
据《江陵地名志》记载,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翻看历史,不难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楚国的国君就姓熊。因此,有学者推测,熊家冢就是某位楚王的墓葬。可是,从公元前年楚文王始都郢到公元前年秦将白起拔郢,楚国共有20位国君在纪南城建都,总共历时年。那么这主冢里身份尊贵无比的墓主人,到底是哪一位楚王呢?
从出土的器物的纹饰和车马器上的铜构件来看,应该是战国早期。根据楚王的世袭表进行计算,应该是楚昭王或楚惠王这个时期。考古工作者勘探查明,熊家冢主冢长70米,宽67米,约为正方形,墓中椁室面积平方米,这比目前湖北省内现已发掘的最大规模墓葬——比曾侯乙墓还要大几倍。
九老仙都
九老仙都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内,北依荆州古城墙,沿古城新北门内环至小北门范围,全长1.3公里,占地多亩,大小景点共有十余处,是一处以展示荆楚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大型历史人文景区。
主要景点和展示的文化内容有:“松甲山”——荆楚三国文化、“湘东苑”——南北朝园林文化、“玄妙观”——千年古观文化、“荆楚非遗园”——荆楚非物质文化、“长生古街”——荆楚民俗文化、“古城墙博物馆”——古城墙文化,还有桃花岛、百花岛等诸多景点,每一个景点均以它独有的文化和特性,共同构成了堪比古希腊文明而内容又丰富多彩的九老仙都景区。
关帝庙
关帝庙亦称关公馆,关公庙。位于荆州古城南门关庙旧址,占地平方米,关庙旧址既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关羽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
殿宇分为仪门、正殿、三义楼和陈列楼等共占地四千五百余平方米。正殿和三义楼分别供奉着关羽和桃园结义刘、关、张巨塑。
整个馆宇仿原关庙风格,仪门、正殿、陈列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灰瓦红墙,画栋雕梁,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独具魅力。关帝庙是三国旅游线上的旅游胜景和荆州古城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门内,地处荆州旅游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游客进出古城的必经之地。故居占地10余亩,为仿明代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建筑格局,院内有明神宗御书楼名的“捧日楼”、“纯忠堂”,有后人咏颂江陵的诗词碑刻。
院内主体建筑高低错落,以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小花园内小桥、流水、假山等园林景观,灵动精致。游客游于院内既能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饱览南国古典园林的无限秀色,恍然置身于世外桃园,流连忘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人故居,张居正故居是游客到荆州的必游之地。
非遗文化—楚式漆器技艺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早已被中外专家所认同。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
二千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世代传承。建国以来,荆州地区楚墓中陆续出土的漆器已超过五千件。人们惊讶地发现,出土文物中二千多年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居然与建国初期本地人生活所用的物件完全一样。
非遗文化—铅锡刻镂技艺
铅锡刻镂技艺是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制模技艺。铅锡刻镂技艺利用铅锡的独特性能,用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入模成型等手法,把平面的纹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结合起来,把器物型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最终制成精致的原模。
铅锡刻镂技艺不仅解构了众所周知的传统失蜡法、漏铅法、陶范、金属范的内在玄机,还集中使用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绘画、线刻、平面、立体、浮刻、镂空等各种手法。铅锡刻镂技艺具有隐密性特征,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工匠私传。
地方美食—荆州鱼糕
荆州传统名菜,又名荆州花糕。源于战国。相传战国时楚都纪南城内有一家专门烹制鲜鱼的酒店,一年夏天,店主购进许多鲜鱼,客人少,剩鱼多,眼看鱼肉将腐,店主急中生智,做成鱼糕。食客尝后觉得鲜嫩可口,回味无穷,皆交口称赞。
从此这家酒店便以经营鱼糕闻名。此糕经后人不断改进,在用料和制作上,取肥大鲜鱼去刺、漂洗,加以适量的猪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姜等调料,拌匀后入笼蒸熟,即可食用。若配上肉丸、猪肚、猪腰、木耳、黄花装碗更佳。鱼糕现为荆州一带筵席上的头道菜,民谚谓之:无糕不成席。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
后序
荆州是大溪文化和楚文化中心,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十大古都。自楚文王熊赀都郢至荆南国亡,先后有六个朝代的34个帝王在此建都立国,历时约年。“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享有“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香樟之乡”等美誉。
大美湖北、大美荆州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