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桃花岛 >> 桃花岛图片 >> 正文 >> 正文

即便郭襄再差,也不是郭芙可以比得上的

来源:桃花岛 时间:2023/5/16

最近在某个内容平台总是看到有人提起郭襄,大意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郭襄,论民族大义,郭芙跟着郭靖守了几十年的襄阳城,最后以身殉国。

而这个时候,郭襄在干嘛?在游山玩水,悲情人生地满世界找杨过;论江湖气节,说郭襄总是慷他人之概,不懂得珍惜别人送她之物。

把好言求来的簪子转手就换了酒钱;把少林铜人儿随随便便送给张君宝;还一度跟瑛姑说,他都要死了,你儿子的仇,况且已有悔悟之心,你为什么不能原谅呢?

喜欢郭襄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写文的人,都喜欢平地起波澜。有矛盾,才有吸引人看下去的噱头。就像那篇传的风言风语“有理有据”的判断,黄衫女是郭芙后人,郭芙在襄阳城破之后与杨过结合,这些,简直是无稽之谈。那么有才,怎么不去学凤歌自己写续呢?

从未有人会自己天天跟别人说自己很喜欢郭襄这个人物吧,至少,我基本很少听见。

说郭襄好的,是你们这些写文的人;反过来,现在说郭襄不好的,也是你们这些写文的人。

我写过很多关于郭襄的文章,可从来没有触及她的人品,只是觉得她的感情让人心疼,只是觉得她跟张君宝的缘分让人惋惜,还有何足道。

我倒是要杠一杠,郭襄哪里不好。

你们说她拿簪子换酒的事情来诟病,说那簪子是她苦苦哀求朱子柳得来的,甚至还“发挥才气”幻想那是朱子柳什么重要之人的物事。朱子柳忍痛割爱给了郭襄,郭襄却毫不重视,此诟病一也。

听起来好像是的,看起来这的确是郭襄的错,如果她是被逼到绝境需要簪子去换钱,朱子柳或许会心里好受一点,可风陵渡口明显不是绝境。

这一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她豪气干云,颇有郭大侠的风采;有人说她不如郭芙懂得照顾亲朋的感受。也都不算错吧,金庸先生在写这段的时候,一定是借鉴了《射雕》里面郭靖在张家口请黄蓉吃饭的那段。两相呼应,引出郭襄是个豪爽的性格。

要知道风陵渡口之前,郭襄在江湖上寂寂无名的。正是风陵渡口的那一顿酒,传出去了她好客豪气的名声。郭襄女侠这一生的名声,反而在“豪爽”二字,并非以武功和行侠仗义为人所知。

风陵渡口那一段,金庸先生旨在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而现在那些写文的,却是仅仅抓着那个簪子的事情不放。她一个16岁的女孩儿家,能有什么资产请客,请来请去还不都是长辈的钱。若是她当了父母亲给的玉镯或者玉佩,又有人站出来说她不孝了。

人言可畏,不是说说而已。

其二,是瑛姑的深仇大恨。这段是诟病最深的了。瑛姑一句死的又不是你的儿子,你凭什么要人大度,怼的郭襄一愣一愣。

于情于理,郭襄这么劝,的确都是有问题的。

事情不是发生在你身上,你有什么资格劝人大度呢?而且,还是不共戴天的杀子之仇。金庸先生不知道吗?我猜金庸先生也是知道的。如果那个时候他就经历了丧子之痛,或许就写不出这样的情节了。

一个老妇人,带着深仇大恨独居黑龙潭几十年。太痛苦,太孤独了。

瑛姑最大的心结是她的儿子和周伯通,儿子早死多年,唯一的遗憾只剩下周伯通。

人不能一直被仇恨蒙蔽,这个时候的金庸先生,还是相信仇恨其实是可以放下的,也是应该放下的。他安排了郭襄,也只有郭襄,郭芙是不屑,也不会有兴趣管这样的闲事的。他安排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来去劝解一个被仇恨蒙蔽的人。

这里或许金庸先生是想讲放下,想让几十年的仇恨得到解脱。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如果不曾有郭襄这里的双标,也不会有百花谷后来宁静的生活。

撇开结局不谈,郭襄无由地劝人放下仇恨,的确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深思,不过都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需求罢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写文的人,一定要通过贬低郭襄来证明郭芙的大义。这两人本就是不同性格的,一个更为理想主义,一个更为现实。无论多少写文的人说郭芙在大节上是不亏的,我都不认同郭芙这个人。

他们以什么理由呢?他们说郭芙明明可以去桃花岛避祸的,她偏偏选择同父母殉城。

说这话,未免太不了解郭芙了吧!郭芙是什么性格,她能像程英一样隐居吗?她这种性格一天不在人前夸耀就浑身难受。这般爱慕虚荣的女子,你们觉得她好?觉得她大节不亏?她不是不想去桃花岛,是因为桃花岛没有她想要的。她喜欢在人前被人称赞,喜欢在襄阳城被人当做英雄的女儿对待。

别忘了,大小武两兄弟在蒙古大营被擒,是因为她那句她要嫁英雄,谁杀了蒙古大汗,就是英雄。杨过是无名小卒的时候,她看都懒得看他;等到杨过扬眉吐气,她又转眼献出女儿家的扭态。

这样虚荣的女人,被你们夸赞成不亏大节?怎么想得?有脑子嘛?

回桃花岛?桃花岛有什么?几个哑仆,几只海鸟,除了风景只有海浪。除了安全,一无所有。

她跟谁去炫耀?没有虚荣,她怎么活下去?没有那些虚荣,她比死还难受。她跟着父母殉城,在我看来不过是为自己的虚荣付出了代价而已。

我不喜欢郭襄,但我比较讨厌郭芙。

她不止情商不高,而且对别人的态度,远远差了郭襄一万倍。

郭襄可以跟江湖草莽一起喝酒聊天,不顾及身份,她可以请不认识的人喝酒,只因为一场风闻的英雄事迹。她对每个人都心怀善意地去交流,哪怕金轮法王对她这等态度,她也依旧怀有善念。

反观郭芙,没有身份的人能跟郭芙说得上几句话?她恶毒刻薄地态度跟你说话,你能听得下去?还说郭襄慷他人之概,你们真的有三观吗?

郭襄跟你心平气和地说话,处处为你着想,还可以请你吃饭喝酒,你觉得这种人三观有问题;郭芙说话跟你趾高气昂,满眼地瞧不起你,你觉得她真的是巾帼英雄,你贱不贱?那些写文称赞郭芙的,你们贱不贱?那么喜欢被人轻贱?

如果在郭襄和郭芙之间做个比较,哪怕是郭襄慷他人之概,哪怕最后被郭襄卖了,我也绝不会觉得郭芙比郭襄好。因为郭襄是那你当朋友,而在郭芙眼里,你不如一只狗。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山西一窟鬼明知道打不过金轮法王,却还是要救郭襄。武林中人,最重义气,这个小姑娘不顾他们的身份也要拿他们当朋友。为朋友而死,又有什么不值得?相反除了郭芙的亲人,江湖上还有谁愿意为郭芙豁出性命。这就是江湖人所说的口碑和声望。一千个郭芙,也抵不过郭襄一个手指头。

对郭襄最大的诟病,无非是襄阳城了。她的父母兄弟,都死在襄阳城破,唯独她在浪迹江湖。

多么不负责任啊!你为什么不跟着父母去守城呢?你那个鲁莽的姐姐都去了,还有你弟弟也在,你为什么不去?他们战死的时候,你在哪里?

你在游山玩水,你在找一个不可能的人。

你看人双标起来,道德绑架都不带脸红的。这种人就是现实世界里那群道德绑架的人吧!谁规定郭襄一定要守城的呢?守城是守将的责任,不是郭靖的责任,更不是郭襄的责任。郭靖守城,是因为他的民族气节。那么郭襄呢?她为了什么?她守城又能改变什么呢?除了送死,只有送死。

你不去关心她死里逃生,偏偏去质问她你为什么不死,你们郭家为什么不死绝。想想这群人在现实世界里有多可怕。

那些花很多功夫去写郭襄的人,也从来都没有去细数她的功绩吧!从来没有人说她为武林做了多少事,她结交英雄豪杰吧!他们心疼的,不过是郭襄的感情。一个人在十五六岁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无比闪耀的人,后来一生都无法释怀。爱而不得,是一个人一生的遗憾,二十四年漂泊,是一个人一生的执念。

风陵渡口是执念,少室山头也是执念。具象一点,二十四年漂泊是因为执念,终身不履中原是因为执念,百年贴身珍藏一个铜人儿也是因为执念。

人世沧桑,你是否有执念。若是有,那该是多让人心疼;若是没有,那又多让人心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