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22日讯(通讯员王跃华李文峰)12月17日,隆冬时节,在资兴市三都镇石拱村,资兴市流水渔业有限公司的流水养鱼基地里,谢志林和另外几名退捕渔民正在紧张忙碌着。退捕上岸后,他们要闯出一条更加广阔的新路……
在资兴,和谢志林他们一样的持证退捕渔民共有人!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令下达后,从年1月1日起,东江湖重点水域和关键水域分别实行为期十年和永久性禁捕。到年底,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
转产先转思路
“国家政策为什么一变再变?”一些渔民们心里有疙瘩。
34年前,为了支持国家重点项目——东江水电站的建设,他们后靠搬迁,一边守望着淹没在万顷碧波下的故园,一边适应从农民到渔民的转变。在国家的政策帮扶下,他们依托一湖碧水以渔为业,实现了人均收入从多元到近2万元的增长。
好日子才刚起了个头,如今又要退捕上岸,以后何以为生?
为帮助退捕渔民顺利实现转产就业,资兴市像抓扶贫工作一样抓实抓细退捕工作,走村包户摸底调研、宣传引导:
“好水、好鱼、好价、好日子就是一条因果链,护一湖好水才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秃了,水浊了,东江湖旅游的牌子就倒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
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工作向实里往心里做,渔民的思想通了,思路也就广了。
根据摸底调研的情况,资兴市明确了“技术升级转移一批、技能培训转产一批、政策托底安置一批”的基本工作思路,全力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活动。
退捕补偿、技术升级扶持、优先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带误工误餐津贴免费技术培训、联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公益性岗位安置……
帮扶政策“大礼包”彻底打消了渔民们对退捕转产的顾虑。
资兴市人社局局长李宁说,有过移民经历的东江湖渔民从来就不缺牺牲奉献的大局意识,也更深谙国家引导政策中蕴含的机遇和红利。
禁渔更要“授渔”
“了解了退捕政策,我心里琢磨,这不就是一次东江湖水产养殖业洗牌升级的机遇吗?”
有着10多年网箱养殖经验的谢志林邀集了5名技术出众的渔民成立了流水渔业有限公司,变湖面养殖为岸上工厂化养殖,变静水养殖为流水养殖,探索从鱼苗孵化、品种培育到成鱼销售的“一条龙”养殖模式。
“只要东江湖的水质不变,技术及时更新,加上扶持政策,我们的前景只会越来越好。”谈及未来,谢志林信心十足。
榜样在前,仿效者影从。
白廊镇的退捕渔民朱忠跃有专业的船舶船员适任证,在镇人社站的推荐下,他成为了桃花岛旅游运输公司的一名游船专职驾驶员,月工资超过元,同时公司也为他参投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收入待遇比退捕前更好。
有技傍身好就业。为帮助更多尚无一技之长的渔民转产就业,该市人社部门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结合退捕渔民技能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特点,精心组织退捕渔民免费参加市职教中心的职业技能培训,甚至把培训课开到田间地头,做到“一需一课”。
黄草镇前程村的欧晓亮说,和他一起在村里参加“点亮万家灯火”退捕渔民电工技能提升培训班的50名学员,已有30多人在汝城正邦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就业还需“稳业”
兴宁镇天鹅山村的谭志英和李晓进夫妇退捕后,因为家中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不方便外出务工就业。帮扶干部上门送来了企业招聘信息,帮助谭志英就近在园区的伟丰玩具厂实现就业,还安排李小进在村里当上了辅警。
市人社局副局长李世荣介绍说,为帮助更多像谭志英这样的渔民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资兴市一方面牵线搭桥,组织54家园区企业召开了6场“禁捕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个,达成就业意向人;一方面加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和社会保障兜底力度,计划新增一批适合年龄偏大、技能要求较低的公益性岗位,全部安排退捕渔民上岗,同时实现了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补尽补。
截至目前,资兴市已培训退捕渔民人次,向退捕渔民发放培训补贴5.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万元,落实退捕渔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万元;实现了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退捕渔民就业率、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参加培训率、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到位率四个%,灵活就业比率持续下降,单位就业比率稳步上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