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齐放的阳春,
香花芳草,争奇斗艳,
而桃花始终在百花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无论桃花如面,笑对春风,
还是命犯桃花,情劫遭际,
桃花总与爱情有着难解之缘。
在王家卫导演的影片《东邪西毒》中,
桃花是一个美丽女人的名字,
是刘嘉玲的风情流转,是张曼玉的美丽哀愁,
同时桃花也是一个如梦似幻的象征,
是爱而不得的痛苦,是年华易逝的忧伤,
桃花就这样摇曳在王家卫如诗的镜头中。
而桃花作为一种古老的意象,
已经流传在无数诗人的笔下
散发着灼灼的幽香。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桃花,属蔷薇科,
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
或洁白如雪,素练白裳;
或红粉深浅,胭脂均匀;
单以花瓣论无独特之处,
而一旦桃花成林,花海接空,
便是人间仙境。
再加之蝶飞蜂舞,莺啼燕渡,
实乃阳春之盛景。
诗人对桃花的工笔描摹,形神兼备,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元稹在《桃花》诗中亦写桃花之颜色,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吴融在《桃花》一诗中描摹桃花之景,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桃花的美,赏心悦目,
唯有美人与之相喻,方称得起,
咏美人的高手曹植在《杂诗》中写道: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韦庄也写:“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当年崔护南庄桃林偶遇美人,
以一首《题都城南庄》独步千古,
“人面桃花相映红”真是秀色可餐也,
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又愁绪满怀,令人断肠。
花易落,情难长,
桃花开时满山红,
桃花落时零如雨,
正如李贺《将进酒》中所言: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桃花如樱花一般,容易凋零,
桃花落,春暮至,
桃花又成了年华流逝的代名词。
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了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曹雪芹黛玉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借黛玉之口,伤春悲时,异曲同工,
又如杜甫“癫狂柳絮飞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千古愁人秦观更是写尽春暮之境,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
除了伤春之意,桃花同样是美好的象征,
“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无数人心中的乌托邦,
那里没有痛苦、没有忧愁,是丰盈,是自由,
陶渊明《桃花源记》已经描述过那样的世外桃源,
王维《桃花源》中有诗句: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秦观曰:“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明代画家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桃花庵俨然成了一种自由之境的代名词了。
最动人的无疑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吟》:
“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在残酷现实压抑下的少女,
向谁问:“何处有香丘?”
真真是痛煞人也。
而那个桃花盛开的香丘到底在哪儿呢?
这或许要等更多的诗人来解答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