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年-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状元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是“四大楷书名家”之一,那么,他的行书作品如何?柳公权的楷书以“颜筋柳骨”而著名,它的结体严谨,笔画瘦劲,笔力雄健,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必临之作。但是,他毕竟是古代文人,只写一种楷书是说不过去的,那他的行书作品到了哪个水平?柳公权的行书师法于王献之等人,后自成一体,他的行书奔放流畅,自然天成,由于长期写楷书,对书法的功底十分扎实,在行书中多以楷书笔意来用笔,因此,他的行书作品也有些楷化迹象。不过,毕竟人家是书法大家,对行书的认知水平还是很高,驾驭行书的书写速度能力还是非常好的。据有些专家给出的答案,柳公权的行书水平在十大行书作品中排名位列第六,可见其行书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柳公权遗留下来的行书作品主要有:《蒙诏帖》、《紫丝革及鞋帖》、《圣慈帖》、《辱问帖》、《十六日帖与奉荣帖》、《尝瓜帖》、《跋王献之送梨帖》等。(编辑:灿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