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花艺植物美学
遇见桃花时,
红颜惊鸿而来。
产生了美,
也诞生了爱。
三月,
是桃花的季节。
它们盛放着,
远远看去,
像是从天空飘落下来的粉红色绸缎。
那其间,
住着仙女吧。
桃花,
自带了一种粉色泡泡的滤镜,
让人浮想联翩的一种花。
中国人爱它由来已久,
爱情、美人、诗情画意、
世外桃源......
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桃花的美。
唐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桃花了,
韩愈的《桃源图》中他写道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桃花大规模盛开时的美景,
壮丽非常。
桃花的美,
折服了一众文人墨客。
杜甫在《江村五首》中写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桃与竹、红与翠,
一派清新唯美的意境浮现在脑海中。
在阳光下,
桃花尽情开放活泼又清新。
《春日对雨联句一首》中展现出
“春烟带微雨”时的桃花”
由于雨雾阻隔,
朦朦胧胧、似烟如雾的美感。
两种意境,两种美
不仅是盛放是壮丽,
美的动人心弦,
含苞待放同样可爱。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糝”,
分明是初春时节,
桃花含苞颜色深红,
似开未开的样子。
像极了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小精灵,
悄悄打探着这个世界。
桃花真的太美了,
诗人忍不住用来形容同样美丽的女孩子,
粉红色的桃花犹如女子的容貌,
而女子娇羞的容颜仿佛桃花一样迷人,
“人面桃花相映红”
诗人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也忍不住感叹。
“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不仅留在了崔护的心中,
也流传了下来...
如今,
面若桃花,
就用来形容一个女孩子无暇的肌肤。
美。
诗人再次回到长安郊外时,
一树美丽的桃花依然开放着,
另诗人心心念念的姑娘,
却不知何处了。
千年之后的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心碎。
桃花美妙浪漫,
桃花非常多地跟爱情联系在一起。
刘禹锡的《竹枝词》中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山环水绕、红绿相映,
正是郎情妾意,
甜蜜上头的阶段...
后半句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意境急转直下,
古代的女性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只能依附男性处于被动的地位,
所以在古代女性视角下,
感情也是易逝、不可把握的事情。
对比之下,
现代女性的爱情,
追求的是一种可以比肩的感情,
就更为舒服了,
感情中对等,
就不会有那种患得患失的忧愁,
桃花在新的时代,
拥有了洒脱、大气的意境。
比如之前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你是天帝之子,
我是青丘帝姬,
谁也不比谁差,
可以爱你也可以离开你。
女主有她的温柔深情、也有她的果敢坚毅、洒脱又可爱,
在那一片桃花林中,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也让桃花新生出了一种潇洒自由的新意象。
桃花太多,
会变成桃花债的......
桃花岛岛主黄药师,
通过电影《东邪西毒》大概可以了解他为什么建座桃花岛...
黄药师喜欢上一个住在桃林的女人,又因为爱而不得,又去招惹其他女人,又都跟桃花有关系(一个名叫桃花,一个约在桃花树下),简单概况就是一个痴情的渣男毛线团般的感情史。
后来黄药师隐居东海桃花岛,
自称桃花岛岛主,
过上了世外桃源的日子。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后,世外桃源就成了中国文化中隐居避世的文化符号。
十里桃林,真的让人向往啊~~
唐寅曾建造过一个桃花庵园林,
花与酒是他借景抒情的一部分,
逃离世俗生活,
将自己融入世间万物。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桃花庵歌》
白居易有诗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本已快过了桃花的花期,
诗人进到山中寺庙,
由于山中气温低些,
桃花反而刚刚开始盛放,
无意之间遇见美好。
这是一件多让人开心的事情呀。
春天在山林中,
春天在枝头上,
春天在你的心中......
你期待的事情,
也一定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