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桃花岛 >> 桃花岛图片 >> 正文 >> 正文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厨艺天下第一,那她

来源:桃花岛 时间:2023/2/1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有朋友问,《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做菜的功夫是谁教的?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从小在桃花岛长大,岛上除了父亲黄药师外,便只有一些婢女和哑仆,此外还有一个周伯通。

黄蓉的厨艺说是“天下第一”也不为过,连吃遍天下美食的北丐洪七公都赞不绝口,可见黄蓉厨艺之高超。那么,黄蓉做菜的功夫是谁教的呢?

笔者认为,黄蓉的做菜的功夫肯定是黄药师教的,但黄药师的厨艺应该不及黄蓉。

一、黄蓉做菜的功夫是黄药师教的

黄蓉从小在桃花岛长大,她能接触的人有限,在岛上除了黄药师,其他人并不具备教黄蓉做菜的条件。首先被黄药师关在桃花岛的周伯通可以排除;其次哑仆和婢女也可以排除,桃花岛上的哑仆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婢女也只是普通的女子,这些人都不可能教出黄蓉那样的厨神,排除这些人后,便只剩下黄药师了。

黄药师、黄蓉剧照

笔者认为黄蓉做菜的功夫是黄药师教的,并非胡乱猜测,而是基于原著小说分析的。

首先,黄药师学究天人,文才武功皆不凡,他无所不会,无所不精,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五行、医卜星相、农田水利、琴棋书画、经济兵略等样样精通,他会做菜、懂做菜,一点也不奇怪。

其次,黄蓉做的菜很明显是桃花岛风格,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雅”。比如,“玉笛谁家听落梅”、“好逑汤”“二十四桥明月夜”等菜名。

桃花岛武学家数,老叫化怎会不识?我虽没见过这路掌法,可是天下也只有你这鬼灵精的爹爹才想得出。嘿嘿,你那两味菜又是什么‘玉笛谁家听落梅’,什么‘好逑汤’,定是你爹爹给安的名目了。”……(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上述这些菜名很明显就是桃花岛风格,绝对不是什么哑仆、婢女教的,这些菜名与桃花岛的武功“落英神剑掌”、“兰花拂穴手”、“玉箫剑法”等武功是一个风格的。

洪七公剧照

最后,黄蓉做菜时需要用到桃花岛武功,比如做“二十四桥明月夜”时,削豆腐时需要用到“兰花拂穴手”。

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要不是黄蓉有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那嫩豆腐触手即烂,如何能将之削成二十四个小圆球?……(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此外,《神雕侠侣》中还有一条旁证,那就是黄药师的弟子程英厨艺也非常不错。

菜肴也只平常的青菜豆腐、鸡蛋小鱼,但烹饪得鲜美可口。杨过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饭,连声赞美。……(新修版《神雕侠侣》)

当初杨过受伤,在程英那里养伤,对程英的厨艺赞不绝口,而程英是黄药师的关门弟子,跟着黄药师学了好些年武功。黄药师这人还是比较讲究的,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很高,一般的饭菜他估计是不吃的,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教程英做菜,毕竟这些事情都是程英负责,让黄药师亲自动手可不太现实。

杨过、程英剧照

二、黄药师做菜的功夫不及黄蓉。

黄蓉有那么高超的厨艺,除了名师的教导外,她本身的天赋也是不可忽略的,她聪明绝顶,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因此学什么都快。黄药师虽然学究天人,但也有不如黄蓉的地方,比水下功夫,黄药师便不及黄蓉。

黄蓉生长海岛,自幼便熟习水性。黄药师文事武学,无不精深,水中功夫却远远不及女儿。…(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黄药师性格,并不像一个会经常亲自下厨的人,所以他的厨艺应该不及黄蓉,但他学究天人,肯定非常懂做菜。

从黄蓉做的那些菜的菜名来看,那些菜可能是黄药师曾经和夫人冯氏,也就是黄蓉的母亲一起做的,他们夫妻闲来没事聊聊诗词歌赋,游山玩水,一起动手研究一些美食,以黄药师和其夫人的学问,要研究一些美食还是没问题的。两人一起研究,然后一起动手,最后一起取一个风雅的名字,简直是神仙眷侣般的生活,非常符合黄药师的性格和气质。

黄蓉便是继承了母亲在做菜方面的天赋,动手能力极强,而且她还会武功,所以一学即会。黄夫人冯氏去世后,黄药师心中思念爱妻,于是便将曾经他们做的一些菜教给了黄蓉,让黄蓉做出来给他品尝,以此来寄托感情。

黄药师、黄蓉剧照

三、结语

综合上述,黄蓉从小生活在桃花岛,岛上除了父亲黄药师外,其他人都不具备教他做菜的条件。黄药师学究天人,会做菜、懂做菜一点也不奇怪,所以黄蓉做菜的功夫肯定是黄药师教的。黄蓉做的那些菜的菜名很明显是桃花岛风格,很有可能是曾经黄药师和夫人冯氏一起研究出来的,所以取了一些非常“雅”的名字。而且黄蓉做菜的手法也需要用到桃花岛武功。此外,黄药师晚年收的弟子程英厨艺也非常不错,这些便足以证明,黄蓉做菜的功夫肯定便是黄药师教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绮罗堆里埋神剑,箫鼓声中老客星。坚持原创,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57.html